添加日期:2017年11月6日 阅读:2160
买买买了,一年一度的“双11”又要来了。
但相比整体线上零售的热血沸腾,医药电商却在前夕传出三季度天猫平台销售断崖式下滑的消息。
在医药电商似乎遇冷的当下,对比2014~2015年“双11”,医药电商人赤膊上阵、通宵达旦的激情,今年还在吗?
从2013年初涉“双11”练兵至今,医药电商走过了发展的五年。从“双11”参战者寥寥,到线上线下一起沸腾,以及到当前的诸多不确定,医药电商前路何在,实体药店还要不要投入电商?
2012年,天猫医药馆上线,为医药电商B2C发展搭建了平台,彼时参与“双11”者寥寥,直到2013年,,医药电商B2C才正式打响“双11”第*炮。
转眼已是第五载,在这几年间,医药电商的“双11”都经历了些什么?逐年“双11”变化的背后,你又看到了什么?
细数来路 医药电商迎“双11”五周年
2013年:初涉
国内“新医改”持续推进,医药市场环境变化加速,迫使一些药品经营企业通过创新来迎接变革。与此同时,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,电商模式在其他领域的成熟运营经验移植到医药领域。互联网+医疗迎来创业热潮,医疗和医药两个方向协同发展。据中康CHM监测数据,当年,国内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达42亿。
自2013年开始,网上药店已经开始积极参与“双11”活动,彼时销售主角里几乎还看不到太多药品,更多是保健品、医疗器械、计生用品等。七乐康、康爱多、健一网等一批“抢先吃螃蟹”者从天猫医药馆脱颖而出,成为医药电商行业的明星企业,并震动到线下和上游品牌商,开始引发“线下应不应该发展电商”的讨论,行业会议上明星企业的负责人也成为“当红炸子鸡”,开始被各种围观。
2014年:开战
2014年,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﹙征求意见稿﹚点燃了电商的激情,也引发了关于网售药的激烈探讨。虽然之后在多方评估后这一征求意见稿被“无限期搁置”,但在当时却给了电商无限的想象空间,电商融资事件涌现,也使得这一年的电商“烧钱”砸向“双11”更有底气。
因此,这一年,众多实体药房、品牌厂家旗舰店也涌入天猫医药馆,医药电商的“双11”大战真正开启。除了康爱多、七乐康等早已打响品牌的商家,海王星辰大药房旗舰店、德生堂大药房旗舰店等实体药店电商表现亦不俗,杀入销售排名前十。且杜蕾斯、欧姆龙、哈药、鱼跃等品牌企业逐渐在医药馆中占据主导地位。
与此同时,消费者购买药品、注重健康养生的习惯逐渐养成。据天猫医药馆当年对外公布数据:除天猫医药馆的保健品、滋补品之外,天猫医药馆的医药类目,“双11”销售额同比增幅315%,OTC药品同比增长*快,超过343%;而电子血压计、体温计、计生用品、隐形眼镜等医疗器械同比也增加了340%。
因为销售业绩斐然,医药电商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,有业内人士表示,医药电商作为一个独立的终端正在开始走向成熟,同时,实体店对于医药电商的讨论也从“要不要投入电商”转而成“如何投入电商”,更多的实体药店开始入驻天猫医药馆。
2015年:酣战
这一年,“双11”参战的医药电商主体呈现“多元化”趋势,除了垂直医药电商企业、传统连锁药店的网上药店、品牌企业的平台旗舰店以外,主打O2O概念的平台,如快速送药O2O平台,也**加入了战局。
医药电商平台进入“双11”酣战期。为了圈顾客、冲业绩,医药电商排名争夺赛亦愈演愈烈。大部分商家采取“全网作战”的布局策略,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,包括官网,APP,天猫、京东旗舰店等,协同参战,抢占份额,在较短时间内刷新业绩,诞生了泉源堂、德开大药房等黑马。
进入电商平台伊始,为培养消费者的购药习惯向互联网转移,吸引更多的用户流量,不少医药电商都是“赔钱买吆喝”。随着整体竞争水平不断提升,行业开始趋于理性。
2016年:降温
2016年7月,国家食药监以“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、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”,取消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零售药品试点,OTC类药品止步“双11”主会场,一时间整个行业噤若寒蝉。在此背景下,这一年医药电商“双11”中,*抢镜的反而是工业企业:在Top30商家中,工业企业旗舰店占据了大半壁江山;而在Top10商家中这一情势表现更加明显。此外,实体药店的“借势营销”也开始起步,“双11”从线上加速渗透至线下。
经过四年多时间的培养,消费者网购习惯的逐步形成。基于2016年政策走向和市场形势,医药电商则纷纷调整战略,不再集中火力冲排名,转而把盈利作为主要目标,降低促销力度,减少支出,达到利润*大化,双11“热战”开始有了降温。
尽管OTC无法进入“双11”主会场,其他大健康品类依然存在较高的增长趋势,这也是商家瞄准的主打产品,通过*大程度地挖掘用户需求,保证流量和销量,应对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2017年:热度或进一步降低
纵观医药电商参与双11活动的四年发展轨迹,其发展脉络愈加清晰,从兴起之初的勃勃生机,到激战市场、抢占流量的燎原之势,*后回归理性、稳步发展。
由图表可知,近几年医药电商B2C市场保持较快增长,但自2015年起,其增速开始放缓。虽然医药电商在药品零售市场所占份额仍然很小,但是在互联网颠覆性发展的推动下,其被业内认为是“垂直电商领域*后一片蓝海”。
今年,国务院先后发文取消《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》A证、B证、C证的审批,降低了准入门槛,让不少医药电商看到了互联网售药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。但在天猫、京东平台自营网上药店截流的大背景下,即将来临的医药电商“双11”五周年或出现两种局面:
一、阿里健康与京东的自营网上药店或将成为“收割者”,曾经的商家狂欢或难以再现。
二、“靠人不如靠己”,依附于平台的商家纷纷谋求新出路,O2O、**垂直平台、APP等将成为主战场。如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彦辉就表示,今年康爱多的核心战略进行了调整,把更多重心投入康爱多官网的活动中:双11前夕,康爱多在其官网上就启动年度“健康节”活动,对计生、器械等品类做收缩,主要发展药品线。而保健品类和计生类等非药商品则重点在天猫医药馆旗舰店上推出。
未来已来,全渠道转型大势所趋
2017“双11”的热闹似乎已经是别人的了。
随着2016年阿里健康和京东大药房相继上线,第三方数据平台ECdataway数据显示,经过1年发展,阿里健康目前单月销售额已经突破1.6亿元人民币,月环比增长幅度,达到40%。而华佗大药房、康之家大药房、健客大药房等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除此之外,今年2月,天猫首页的“健康医药”类导航条和“医药馆”入口,导向的页面都指向了“阿里健康大药房”,而非原有的商家林立的天猫医药馆平台,意味着原来“医药馆”的集中入口流量直接导向其自营药房,其他商家的流量导入将更大程度上依赖天猫主站搜索。
政策上受限,流量上被拦截,重重危机下,医药电商转型迫在眉睫。
其中,探索建立医药患闭环成为了部分实力玩家的优选。其中又以1药网、健客网、七乐康、康爱多等卡位*早的几家表现*为明显。借助于闭环构建,他们亦开始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“双11”狂欢派对。
七乐康相关负责人就提出,得益于自身的“医患药闭环”,“我们给用户提供的不只是商品,而是优化整个网购流程。它更像一个解决方案、导购手册,我们希望把用户带入到生活场景当中,给用户更加愉快的全套服务。”
对于更广大的线下实体药店而言,投入电商也早已经不是仅在天猫上开个网店。据云南健之佳*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,健之佳2017年前6个月网络平台销售2556.17万元。网络平台包括天猫、京东、1号店、苏宁易购、健之佳**商城、O2O(佳e购)。其O2O渠道“佳e购”上半年销售1471.33万元,占整个网络平台销售的57.56%。据悉,其“佳e购”为店内虚拟货架,顾客可以在门店内的设备上选择预定电子目录中的相关商品,并完成在门店内提取货物、支付,佳e购还可以读取身份证并协助顾客办理会员卡。
显然,实体药店要不要投入电商不再是问题,因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改变已经不可逆转。但新的问题是,依赖流量平台开个网上药店就能分羹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,实体药店的“+互联网”新路子还得自己好好开开“脑洞”。
文章来源:
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1168医药招商网”的所有作品,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-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1168医药招商网http://www.1168.tv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1168医药招商网)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3.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联系邮箱:1753418380@qq.com。
【适用范围】用于缓解颈、肩、腰、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。【使用方法】外用。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,轻轻按摩2-3分钟,每日2-3次。
【适用范围】用于缓解颈、肩、腰、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、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。【使用方法】外用。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,轻轻按摩2-3分钟,每日2-3次。